Mo Willems 的 I'm a frog (我是青蛙)沿襲了作家一貫的簡潔,幽默,對話式風格,更加入假想遊戲的元素,小朋友很容易產生共鳴。小豬假裝青蛙,跳著來找小象。小象很驚訝,問小豬什麼時候變成了青蛙。小豬解釋這只是假裝(pretending)。作者在這用了一個諧音,小象問: It is the END? 小豬解釋:It is pretend! 假裝又是什麼呢?假裝是扮一個你本來不是的東西。可以這樣玩的嗎?小象半信半疑,大人也可以假裝嗎?可不是咋的,大人無時無刻不在假裝。小豬很有哲理地說。最後小豬邀請小象也來假裝青蛙,小象就是不肯,原來他要假裝奶牛! 看來小象是領會了假裝的要旨!
爸爸媽媽們,你們知道嗎?
假想遊戲從兩歲開始出現,是孩子認知發展的一個小小里程碑,它意味著兒童可以運用心理表徵來表達一個不在眼前的事物,比如想像自己是一隻青蛙;或者運用雙重表徵,用一個事物表示另一個事物,比如想像香蕉是電話。從兩歲開始,孩子就能夠很明確地區分假想和現實。研究發現,當媽媽和小朋友玩假裝吃東西的時候,她們會誇張並放慢動作,明確地表示出:我現在是假裝!
假想遊戲對於兒童的心理表徵的發展,對他人心理狀態的理解,語言的發展,以及社會交往和情緒的發展都有幫助。三歲的孩子幾乎無時無刻不在玩假想遊戲,可以和其他人一起玩,也可以自己玩。聽聽小傢伙玩小火車時的自言自語,就知道他又在玩假裝遊戲了。成人的小說,戲劇和電影,又有哪一樣不是假想遊戲呢?
在這本書裹,作者強調了幾個表達心理狀態的動詞,比如:我以為你是一隻小豬(I thought you were a pig), 你每天都學新東西(you learn something new everyday)。這些表達有助於兒童理解假裝以及其他心理狀態。作者甚至搬出來元認知(metacognition)來給假想遊戲下定義:What is pretending? Pretending is acting like something you are not. 這個手法在兒童繪本裹很少見,但是在Willems 這裹卻順理成章。要知道假裝,想像,情感這樣的心理狀態是存在於每個人的頭腦中的,看不到摸不著(除非你能Inside Out)。所以用淺白的語言解釋給孩子聽什麼是假裝其實很有必要。研究發現如果媽媽經常和孩子描述願望,想法和情感,孩子就會更容易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狀態,以及了解心理活動的私密性和獨特性:我的想法你不會知道,除非我告訴你;我們的想法也不會一致。作者接著又運用了意識流的手法放飛小象的想像力:What if I’m a frog,hopping all day, eating flies, 越發強調了這個遊戲的假想性質。